新聞動態(tài)
提高國人生活質量,打造高品質生命元素
欲知大道 必先為史
重視記錄和傳承歷史
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(tǒng)
每一本典籍
都是中華文明傳承路上
一盞不滅的明燈
目前推出的是第四期文旅讀書會---“典籍里的沁陽”主題系列文章,由文旅人為大家講述那些藏在典籍中感人至深的沁陽故事。
初心可鑒 典籍常青
文/趙巖
正所謂,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源泉。典籍,既是中華民族的共享記憶,也是我們與歷史的精神接續(xù)。挖掘典籍故事,領略經(jīng)典中的文化精華,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知來處,明去處。特別是在當下文化交匯的時代,典籍應該活在年輕人心里。
沁陽市地處中原,是中華古代文明發(fā)祥地之一。從古到今,賢哲代興名人輩出,除朱載堉、李商隱、曹謹這些大家以外,還有很多賢人雅士在政治、軍事、科技、倫理、道德等方面做出過突出歷史貢獻。
《詩經(jīng)》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,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。在內容上分為《風》《雅》《頌》三個部分,其中《雅》是周人的正聲雅樂,又分為《大雅》和《小雅》,《小雅》共74篇,創(chuàng)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,以西周末年厲、宣、幽王時期為多。其中突出的當屬關于戰(zhàn)爭和勞役的作品,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形。
其中與今沁陽市西萬鎮(zhèn)頗有淵源的一篇,當屬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,其為《小雅·節(jié)南山之什》中的一篇,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,作者是周幽王時期的一個朝廷小吏,因不滿當政者皇父諸人在其位,而不謀其職,不管江山社稷,黎民百姓安危,只顧中飽私囊的行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詩。其中,皇父采邑即故里,便是今日的沁陽市西萬鎮(zhèn)。
此詩猶如一首悲憤的樂曲,全詩八章,可分為三部分,第一部分,詩人將日食、月食、地震同朝廷的用人不善聯(lián)系起來,抒發(fā)了自己憂愁國家前途命運的悲憤之情。一方面,當時的詩人并不知其科學原理,不足為怪,他將這些反常的自然現(xiàn)象,從國家政治頹敗所用非人聯(lián)系起來,表現(xiàn)了他對于國家前途擔憂和恐懼,反映出了個人對于國家深刻情感和強烈的依存關系,是對自己故土、家園、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、責任感的統(tǒng)一。另一方面,詩詞中的“日有食之”,將日食現(xiàn)象記錄了下來,也成為日后能夠佐證上梳理夏朝日食的記載。作者的文筆也在當時的思潮下,將其現(xiàn)象為讀者描繪成一幅歷史上少有的巨大災變圖。
帶著震驚與恐懼,以及無限的憂慮,作者筆鋒一轉,開始回顧與揭露當政者的累累罪行,直叫人感到詩人知其不可為,而為之的悲壯情懷,然而又是誰重用了這樣的人呢?一句“艷妻煽方處”,將矛頭指向了當時的周幽王,也就是為后世熟知的“烽火戲諸侯”的主人公。在這樣的朝局之下,也不會驚訝于詩人會發(fā)出“四方有羨,我獨居憂。民莫不逸,我獨不敢休。天命不徹,我不敢效,我友自逸”,這樣的肺腑之言了??此圃娙耸窃诎@自己個人的不幸,哀嘆政治的腐敗、黑暗與不公,實際上也是在哀嘆著國家的命運。
仔細想來,千百年來,儒家經(jīng)典教化人心,已無數(shù)文人墨客“位卑不敢忘憂國”,無論身處何地,有著怎樣的境遇,都始終擔憂國家,掛記百姓生活。也正是流傳下來的典籍,以文字的形式講述給我們這片神州大地上創(chuàng)造文明的故事,讓我們知道生命源起何從,我們的腳步又將邁向何方。人無精神而不立,國家文化而不興,一個地方之所以發(fā)展,也離不開這片土地一直延續(xù)的文化。
典籍不能只活在圖書館里,不能只活在學者的論述中,一定要活在我們年輕人的心中?!对娊?jīng)·小雅》里的敘述,或許是那個時代讀書人才配有的聲音,而“陽春白雪”與“下里巴人”之間并非隔著一道鴻溝。特別是在當下,更不是小眾專屬。我們更當向典籍里的人們學習,了解發(fā)生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的故事,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。
文章出自沁陽文旅
0391-5911777